2022-11-04 11:36:01
何长工是中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曾经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如果以红军时期的任职,他至少是上将资历,资历甚至比大多数大将都老。
但是,何长工在新中国成立,一直担任重工业部副部长、地质部副部长、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一直熬到1980年,才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
老资格的何长工
1982年,何长工担任中顾委常委,这个职务是对党内老资格何长工的一种肯定。
总之,何长工在新中国成立后属于不被重用的人物。
1922年入党,何长工在党内资历超过所有的元帅
1918年,何长工毕业于湖南省立长沙甲种工业学校,算是个“文化人”,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没文化的“大老粗”。
1922年,在法国勤工俭学的何长工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比朱德等十大元帅的入党时间还要早,属于中共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
1924年,何长工从法国回国,在家乡创建党团组织,开办学校,开展农民运动,并担任华(容)南(县)地委常委兼军事部长。
红军时期,何长工历任重要职务
1926年,何长工担任洞庭湖西区农民自卫军总指挥。
1927年,军阀许克祥通缉颇有名气的何坤(何长工原名),毛泽东为他改名何长工,这个土得掉渣的名字伴随着他一生,也让人们误认为他是个没有文化的“大老粗”。
井冈山时期,何长工历任军长、军政委、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等职务
1927年9月,何长工参加秋收起义,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1928年,何长工让红28团党代表,1929年任中共宁冈中心县委书记、第32团党代表,红五军第五纵队政委,奉命改造王佐、袁文才的队伍。
1930年4月,何长工担任红八军军长,参加中央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
1931年,何长工离开部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政委。1932年,离开红校,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军政委。
1933年,何长工担任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
1934年3月,何长工担任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这一时期,何长工担任的职务是大将资历,甚至可以比肩元帅。
长征途中,何长工先是担任中央军委教导师政委,军委纵队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
遵义会议后,何长工担任红九军团政委,与十大元帅中的林彪、聂荣臻职务相当,高于罗荣桓等人。
红九军团缩编为红32军后,属于红四方面军序列,随张国焘的左路军行动,在张国焘和毛泽东围绕红军南下还是北上的关键时刻,作为井冈山出生、毛泽东亲信的何长工居然赞同张国焘南下,这或许为他未来的走向埋下伏笔。
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何长工逐渐走低
抗战爆发后,何长工担任延川、延长河防司令员兼政委,这是一个低于旅级的职务。
1938年起,何长工又操起老本行,到军校任职,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大队大队长,抗大总校教育长兼副校长(接替担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的罗瑞卿)。
解放战争时期,何长工继续办军校,担任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校长。
何长工高开低走,站队不稳或许是一个原因
1947年9月,何长工担任中共东北局军工部长、军械部长。不显山不露水。
从抗战到解放战争时期,何长工远离一线部队,不是办军校,就是在东北局机关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何长工在多个政府部门和军事学院任副职
1950年,何长工担任重工业部副部长、航空工业局局长。1952年8月,担任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部长李四光)。
1975年,何长工离开国务院政府部门,又重新操起老本行,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
1980年,一直在副部级岗位兜兜转转的何长工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终于晋级副国级。
1982年,何长工当选中共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1987年12月29日,何长工逝世,享年87岁。
纵观何长工传奇的一生,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读过书、留过洋,红军时期担任过军长、军政委、军团政委等要职,多次担任红军大学、抗大等主要领导职务,可以说红军时期的任职很高,随后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逐渐走低乃至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副部级岗位上辗转。直到1980年,才晋升副国级。
何长工居然没有当选过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党内地位与他曾经在红军时期担任要职形成强烈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