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抚百科网

美股大涨,拜登还没来得及高兴,阿根廷宣布,启动人民币结算机制

2023-03-25 23:10:02

雷神加速器口令兑换

几乎在一夜之间,美国股市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的两极反转。

本来近日美股全线下跌约2%,华尔街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当局在公布10月CPI数据后,股市将继续下跌,可结果恰恰相反。

数据显示,美国10月CPI同比增长7.7%,低于预期的7.9%;核心CPI同比增长6.3%,低于预期的6.5%;环比数据亦有较大改善,消费者总算是看到了曙光。

受通胀放缓影响,投资者普遍认为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于是并没有出现股市下跌的情况,反而集体高开高走。

眼下,道指上涨3.5%,标普上涨5.54%,纳指上涨7.35%,是疫情以来的最好表现,整个美国股市都涨疯了。

与此同时,欧洲股市也开始暴涨,德国法兰克福股市上涨3.51%,英国伦敦股市上涨1.08%,法国巴黎股市上涨1.96%,看起来没有美国猛,那是因为欧洲收盘早,没赶上。

随之而来的是,美联储12月继续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从48%下降至19.4%,美元指数大跌2.12%,其他货币强势上涨。

国际金价大涨2.33%,国际原油期货等大宗商品价格也随之上涨。一片欣欣向荣之下,莫非美国真能在明年之内将通胀降低到2%?世界经济衰退趋势将就此打住?

当然不会这么简单,所谓有暴涨必有暴跌,这波疯涨过后,还是要看后续发展。

一、“反转”只是暂时,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依然存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报复性反弹呢?我们知道,美联储为了降低通胀进行了数轮暴力加息,导致美元迅速升值,全球货币贬值,资本回流美国。

加剧了各国的经济危机,许多国家的经济水平倒退二三十年,可见美国的解药是全世界的毒药。

因为全世界饱受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之苦,所以一看到美元稍微走弱,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趁机赶紧回一口血,这才导致了今天的“狂欢”。

那么此次通胀改善可能成为拐点吗?从目前看来,其实仍然不容乐观。

虽然民众最关心的物价上涨虽然放缓了,但其中最重要的住房、能源、食品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依然面临严峻的生活成本危机。

如果按目前的形势乐观估计,美国的通胀率已经见顶,可能将在明年第二季回落到4%左右,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到此为止,降息预期开始升温,美国再次施行宽松政策。

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情况还要受到美国中期选举、俄乌冲突走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实际上就连拜登本人对平抑通胀都没什么把握,虽然拜登始终对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并坚称美国经济不会衰退,但他也承认物价还是太高了,且“无法确保美国是否能摆脱通胀”。

所以现在就判断美国经济已经触底反弹还为时过早,说不定到下个月又反转了,美国照样收割世界财富,各国又会把这次的上涨全吐回去。

有涨就有跌,虽然美国通胀放缓了,但仍旧处于高位,而且美联储也没说不继续暴力加息,美国依然拿捏世界。

二、美国的货币,却成了世界的问题

目前,国际局势迷雾重重,全球范围内的通胀不仅仅只是因为货币印多了这么简单,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这都不是美联储通过加息能够解决的问题。

持续暴力加息的确能缓解通胀,事实也证明了,但不可能无限制加息,否则就会出现边际效应递减,反而让经济陷入更长期的衰退。

目前,美联储的政策已经对国内和国际造成了多方面消极影响:1、对美国来说,降低通胀高于一切,甚至不惜牺牲经济增长。

具体来看,美国实际经济增长大幅放缓,金融市场也遭受了长期的下跌,跌幅超过30%,民众财富大量缩水,消费进一步放缓。

所以经济专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大概率会在明年陷入衰退,难以实现“硬着陆”。

2、对世界来说,由于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有近60%的比重,美国货币政策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对世界各国产生外溢效应。

比如此次美元强势引发外国货币贬值,造成资本严重流失。

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英国和日本,英国甚至因此陷入了政治动荡,而在常年施行零利率的日本,日元贬值超过20%,蒸发了近1万亿美元的GDP,几乎是一朝回到“消失的十年”。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也遭到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阿根廷和土耳其,根本无力偿还美债,只能印发更多本国货币,形成恶性循环。

三、多国推进“去美元化”进程,人民币备受青睐

虽然短期内美元收割了世界财富,当从长期来看,美元的国际地位已经发生动摇。由于美国滥用货币霸权,各国政治经济人士纷纷决定加速推进“去美元化”进程。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占比为59.53%,比2001年低了13.17%,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其安全性以及美国的国际信誉已经大不如从前。

于是国际社会都开始寻求美元的替代品,“去美元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而中国的人民币则成为了多个国家青睐的对象,踢掉美元直接进行双边结算成为当下潮流。

1、阿根廷启动人民币清算行服务

近日,阿根廷正式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中阿两国将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加强了两国经贸联系,也将对人民币在整个拉美地区的流通发挥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阿根廷也表达了加入金砖国家的意愿,并与中国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在去美元化的问题上,金砖国家作为占全球1/4生产总值的经济体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早在2012年,金砖国家就提出要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扩大金砖国家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规模,方便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往来。

此后,中国成为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最大贸易伙伴,本币结算率从2%提升到40%,人民币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2、中俄放弃美元结算带来示范效应

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俄贸易额增长了2倍,人民币交易量增加了15倍,其流动性已经接近了欧元的水平。

此前,中国和俄罗斯还在天然气交易上达成了人民币-卢布结算机制,绕开了美元进行能源交易。

既然能在天然气上去美元化,就能复制到石油等其他大宗商品的交易上来,也给其他与美国有矛盾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示范。

例如,此前欧佩克国家拒绝拜登的增产要求,反而降低产量,给美国石油涨价,双方关系闹得很僵。

而美国却不敢对欧佩克怎么样,就是因为欧佩克主导世界石油市场,而石油和美元高度绑定。

现在,海湾国家纷纷要求加入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和中国走得越来越近,这让美国感到十分紧张,天天盯着人民币原油期货合同。

事实也正如美国所想,人民币原油期货与美英等市场的价格相关率达到了95%,人民币对石油的定价功能日益增强。

不仅如此,中国和伊朗确定了人民币购买石油的协议,还和委内瑞拉等储油大国建立了联系。

要知道石油贸易都是以美元结算,而石油本身更是占据了能源消费的30%以上,可以说是石油成就了美元的霸权地位。而人民币的崛起,让美元地位受到肉眼可见的冲击。

当然,人民币本身还不足以使美国太过担忧,至少目前不会,美国真正害怕的是欧佩克国家也推进去美元化进程,那才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元的地位。

3、多国启用人民币结算,去美元化进程不可阻挡

目前,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了人民币结算机制,8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约40个国家正在加速推进去美元化进程。

墙倒众人推,美国霸权衰退是大势所趋,未来的国际货币市场只会越来越多元化,这也是中国进一步提高国际话语权的历史机遇。

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美元还是很强势,但美国并非如此,想重塑美元荣光,首先还是先想想怎么解决通胀难题吧。

虽然这次美国通胀率看起来有所好转,但这个时候我们越是不能被一时的希望冲昏头脑,而是放平心态,采取更稳健的经济政策。

任美国反复横跳,我自岿然不动,按计划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步一步摆脱美元的霸权控制,建立一个自己主导的新经济秩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新抚百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