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300道
六年级数学上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
运算顺序
小数、分数、整数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将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位数。(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按照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计算。
最后商的小数点要和现在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转化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位数,确定小数点位置。再按照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移动后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就在余数后添0再继续除。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b+a)+c 11.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 13.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
求近似值
保留到第几位小数,计算到后一位。(如保留整数,计算到十分位,根据四舍五入求近似值)
根据实际情况(最多、至少),选择去尾法、进一法。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同级符号,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加法: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