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抚百科网

从读《山海经》其一诗词中取名

2024-09-24 07:29:07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分类标签: 田园诗读书

作品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诗的最后4句概述读书活动,抒发读书所感。诗人在如此清幽绝俗的草庐之中,一边泛读“周王传”,一边流览《山海经图》。“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叙周穆王驾八骏游四海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图》是依据《山海经》中的传说绘制的图。从这里的“泛览”、“流观”的读书方式可以看出,陶渊明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所以诗人最后说,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凭借着两本书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

(何效明)

------------------------------------------------

[说明]

这组诗大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

这组诗除第一首具有诗序的性质外,其他十二首分咏《山海经》和《穆

天子传》中所记奇异事物,多为借古讽今之作,以抒发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对

现实不满的感慨。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十八卷。作者不详。内容主要为民间

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晋代郭璞作注。《穆天子传》是晋代从战国时

魏王墓中发现的先秦古书(《汲家书》)之一,作者不详。旧题晋郭噗注。

六卷。前五卷记周穆王驾八骏西游故事,后一卷记盛姬之死及其丧仪。

其一(1)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2)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3)

既耕亦己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士”。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疏。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5)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6)

[注释]

(1)这旨诗自咏隐居耕读之乐,是组诗的序诗。初夏之季,耕种之余,饮酌春酒,观览图书的诗人的神情伴随着美妙的神话故事邀游宇宙,乐趣无穷。

(2)盂夏:初夏,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纷披的样子。《韩非子?扬权》:“为人君者,数披其木,毋使本枝扶疏。”

(3)欣有托:因为有了依托而高兴。托:依托、指寄身之处。庐:住宅。

(4)穷巷:僻巷。隔深辙:谓距离大路很远。隔:隔开,相距。辙:车辙,代指大路。颇回故人车:经常使老朋友的车子掉转回去。颇:很,这里指经常。回:回转。故人:熟人,老朋友。

(5)周王传:指《穆夫子传》。山海图:指《山海经图》。《山海经》原有古图及汉代所传图,晋代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有图及赞。后原图均失,今所见图是清人补画。

(6)俯仰:俯仰之间,形容时间很短。终穷,尽。

[译文]

夏初草木竞生长,

叶茂枝繁树绕屋。

众鸟欢欣有住处,

我也喜爱我茅庐。

耕田播种事已毕,

有空还家读我书。

僻巷距离大道远,

友朋无奈转回路。

我心欢快饮春酒,

摘取园中好菜疏。

微雨濛濛东面来,

好风与共使心舒。

《穆天子传》泛观览,

《山海经》中翻画图。

顷刻邀游遍宇宙,

我心不乐又何如?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从诗词《读《山海经》其一》提取的高分名字如下:

言春(yán chūn): 言,指讲、说;言论、见解、意见、说明。 春,春指春季,为四季之首。就岁时而言,它也指代一年。由此推衍出来的意义有:①少女所产生的爱慕之情,《诗经召南野有死鹿》云:“有女怀春,吉土诱之”;②比喻生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人们的观念之中,春是四季中最美、最富有生机的季节。

乐如(lè rú): 乐,欢喜,快活;声音,和谐成调的;对某事甘心情愿。 如,意为依照、比得上。《说文解字》释云:从隨也。从女从口。

海一(hǎi yī): 海,海字原指大洋靠近陆地的广阔水城,因其面积宏大,所以又引申有广大、博深、博大之义。人名用海字,主要是用引申义,表示能量大,办法多,见多识广,非同常人 一,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又指:特定;相当;必然。全部,所有的。[一贯]从来如此,始终如一。《说文解字》释云: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从一。

经一(jīng yī): 经,经是个多音字,念jīng时,表示正常,常常,常规,治理,管理,营业,承受,忍受等含义。念jìng时,通"径",意思和径相同。《说文解字》释云:織也。从糸巠聲。 一,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又指:特定;相当;必然。全部,所有的。[一贯]从来如此,始终如一。《说文解字》释云: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从一。

山海(shān hǎi): 山,本义指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取人名意为安稳如山、有依靠。象形。凡山之屬皆从山。 海,海字原指大洋靠近陆地的广阔水城,因其面积宏大,所以又引申有广大、博深、博大之义。人名用海字,主要是用引申义,表示能量大,办法多,见多识广,非同常人。

风之(fēng zhī): 风,风字的本义是指空气流动时所产生的气流,后也指人世间的激化、风气、风俗习惯,以及人的风度、气势等。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部分名为“风”,实际是指反映不同风俗习惯的乐曲,后来也有人把乐曲称为风。上述几种风字的含义,大多也在取名时使用。

——起名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新抚百科网版权所有